首页
家园
群组
手机版
开启辅助访问
请登录
立即注册
搜索
快捷导航
茶馆
酒楼
钱庄
药铺
杂货店
衙门
私塾
戏园子
卦摊
同窗会
书院
花园
踏青
长亭
烽火台
驿站
夫子庙
车马行
古董店
请
登录
后使用快捷导航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当前位置:
»
论坛
›
›
书院
›
帖子
返回列表
选中
篇:
置顶
|
请读陈寅恪1965年诗《高唱》
[复制链接]
匿名
175.173.82.x:49989
匿名
发表于 2014-11-2 15:01:41
|
阅读模式
作者按:偶然在网上看到范曾先生和九位教授的诗,后又读《环球时报》时评,才知此事在微信中广为流传。忽然想起1965年陈寅恪的一首绝句。下面是前年我发表过的一则解陈诗的小文,有趣的是当年山东大学《文史哲》刊出的恰好也是九位教授的诗,历史真是惊人相似,所以陈寅恪不过时。
陈寅恪1965年诗:《高唱》:
高唱军歌曲调新,惊回残梦太平人。
如何鹤发开元叟,也上巢车望战尘。
胡文辉解为当时知识分子参加备战运动和反美示威(《陈寅恪诗笺释》下卷第1285页,广东人民出版社,2008年),似可商。
陈诗妙处即在今典,只要一寻得今典,解释起来即非常简单,但如何寻得今典,则要对陈的交往和丰富内心世界有深刻理解。最早解陈诗的余英时,早年即把握此点,一般大方向不错。胡文辉解陈诗最用力,也常有极为精妙处,凡与陈内心相合的解释,均可成为确解,反有偏离,则去诗意较远。
此诗是批评山东大学名教授高亨的。
1964年山东大学《文史哲》编辑部组织了一次“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”活动。高亨参加了,并写了有名的《水调歌头》一首:
掌上千秋史,胸中百万兵。眼底六洲风雨,笔下有雷声。唤醒蛰龙飞起,扫灭魔焰魅火,挥剑斩长鲸。春满人间世,日照大旗红。抒慷慨,写鏖战,记长征。天障云锦,织出革命之豪情。细检诗坛李杜,词苑苏辛佳什,未有此奇雄,携卷登山唱,流韵壮东风。
高亨把此词连同一张恭贺春禧的短函,寄给毛泽东,后收到了回信,回信类似于毛早年给朱师辙的信,此不具引。此事在当年学界广为人知。
《文史哲》杂志组织这次讨论,共有山东大学九教授写了文章,他们是萧涤非、蒋维崧、高亨、黄云眉、殷孟伦、徐文斗、孟广来、孙思白、高兰(《文史哲》1964年第1期)。
高亨1927年从清华国学院毕业,也是陈寅恪的学生,所以陈有此诗,知此今典,此诗即不需再解。陈诗即针对高亨《水调歌头》而发的感慨,“诗题多有深旨”,“高唱”是习语,但别有深意,一语双关,即“高亨唱”的简说,再暗合“携卷登山唱”;高词写兵写战,所以陈诗才有“军歌曲调新”一语,陈诗机巧于此可见。此诗可与另一首陈诗《贫女》对读。
回复
使用道具
匿名
175.173.82.x:50016
匿名
发表于 2014-11-2 15:02:25
如何鹤发开元叟,也上巢车望战尘。骂的好
管理
回复
支持
反对
使用道具
返回列表
使用
高级回帖
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快速回复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写好了,发布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,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、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,只要接到合法请求,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。
深圳市华瑞包装制品有限公司
是专业的
深圳包装盒厂家
是集设计、印刷、制作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业公司。
Copyright © 2008-2014
三毛论坛
(www.sanmaobbs.com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免责声明: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。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